注意:本页有Unihan新版汉字:“䦉、𠀧、𠃩、𠄩、𠄼、𠔭、𠦳、𠬠、𤾓、𦉱、𦊚、𦒹、𨒒”,这些字符可能会错误显示,详见Unicode扩展汉字。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10月9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汉字数字"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数制记数系统
进位制
印阿体系
西方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文数字
孟加拉数字
印度数字
Gujarati(英语:Gujarati numerals)
古木基文
Odia(英语:Odia numerals)
Sinhala(英语:Sinhala numerals)
Tamil(英语:Tamil numerals)
Malayalam(英语:Malayalam numerals)
泰卢固文
卡纳达文
Dzongkha(英语:Dzongkha numerals)
Tibetan(英语:Tibetan numerals)
Balinese(英语:Balinese numerals)
缅甸数字
Javanese(英语:Javanese numerals)
高棉数字
老挝文
Mongolian(英语:Mongolian numerals)
Sundanese(英语:Sundanese numerals)
泰文数字
东亚体系
当代
中文数字
苏州码子
闽南语数字(英语:Hokkien numerals)
日语数字
韩语数字
越南语数字
古代
算筹
西夏数字(英语:Tangut numerals)
美洲体系
玛雅数字
穆伊斯卡数字(英语:Muisca numerals)
奇普
...
其它体系
古数制史(英语:History of ancient numeral systems)
古代史
巴比伦数字
后古典
西多会数字(英语:Cistercian numerals)
玛雅数字
穆伊斯卡数字(英语:Muisca numerals)
纳维亚五元数字(英语:Pentadic numerals)
奇普
鲁米数字符号(英语:Rumi Numeral Symbols)
当代
切罗基音节文字
卡克托维克数字(Iñupiaq)
各底数的进位制
一般进位
二进制
三进制
四进制
五进制
六进制
八进制
九进位
十进制
十一进制
十二进制
十六进制
二十进制
三十六进制
六十进制
进制表
广义的进制系统
双射记数 (一进制)
有符号记数(英语:Signed-digit representation) (平衡三进位)
混合进制(英语:Mixed radix) (阶乘进制)
负进制(英语:Negative base)
复底数进制 (2i进制)
非整数进位制 (黄金进制)
非对称进制(英语:Asymmetric numeral systems)
符值相加记数法
非字母
爱琴数字
阿提卡数字
阿兹特克文字
婆罗米数字(英语:Brahmi numerals)
楚瓦什数字(英语:Chuvash numerals)
古埃及数字
伊特拉斯坎数字(英语:Etruscan numerals)
佉卢文
史前计数(英语:Prehistoric counting)
原始楔形文字(英语:Proto-cuneiform)
罗马数字
计数符号
字母数制(英语:Alphabetic numeral system)
Abjad(英语:Abjad numerals)
亚美尼亚数字
Alphasyllabic(英语:Alphasyllabic numeral system)
Akṣarapallī(英语:Aksharapalli)
Āryabhaṭa(英语:Āryabhaṭa numeration)
Kaṭapayādi(英语:Katapayadi system)
科普特字母
西里尔数字
吉兹字母
Georgian(英语:Georgian numerals)
Glagolitic(英语:Glagolitic_numerals)
希腊数字
希伯来数字
数制列表(英语:List of numeral systems)查论编
汉字数字,又称中文数字,是汉语使用的数字系统,分为大写和小写,在阿拉伯数字传入前广泛使用。现时在计算中渐少使用。东亚地区书写法律文件、银行单据(如支票)等时仍会使用汉字数字(通常是大写),因笔划繁复,能避免轻易窜改作假。
汉字数字分大写、小写,常见的大写、小写汉字数字及分别对应阿拉伯数字为:
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廿、佰、仟
大写汉字数字
零/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百、千
小写汉字数字
0、1、2、3、4、5、6、7、8、9、10、20、100、1000
阿拉伯数字
规范用法[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详尽规定了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各自的规范使用情形[1]:
用于计量的数字,为达到醒目,使用阿拉伯数字,如34.05%。当伴随有计量单位,特别是当计量单位以字母表达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如523.56 km或523.56千米
用于编号的数字,为达到醒目、易于辨识的效果,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如:复兴路11号、101国道
社会生活中已定型的含阿拉伯数字的词语,如:3G手机、MP3播放器、G8峰会
汉字数字用于干支纪年、农历月日、历史朝代纪年及其他传统上采用汉字形式的非公历纪年等。例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八月十五中秋、秦文公四十四年、清咸丰十年
汉字数字连用表示概数、含“几”的概数,例如:三四个月、一二十个、四十五六岁、二十几、几万分之一,上述汉字数字连用时中间不能加顿号“、”
社会生活中已定型的含汉字数字的词语,例如:三叶虫、四书五经、星期五、四氧化三铁、八国联军、六方会谈、二百五、五讲四美、五四运动、“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因而写成“12·9运动”是不规范用法。
如果表达计量或编号所需要用到的数字个数不多,选择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书写的简洁性和辨识的清晰性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时,两种形式均可使用。例如:17号楼(十七号楼)、3倍(三倍)、20余次(二十余次)、第4季度(第四季度)、76岁(七十六岁)、20世纪80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97年7月1日(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4个月(四个月)、12天(十二天)
如果要突出简洁醒目的表达效果,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果要突出庄重典雅的表达效果,应使用汉字数字。例: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不写为“11届全国人大1次会议”)
如果两数字的表达功能类别相同(比如都是表达年月日时间的数字),或者两数字在上下文中所处的层级相同(比如文章目录中同级标题的编号),应选用相同的形式。反之,如果两数字的表达功能不同,或所处层级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形式。例如:2008年8月8日或者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不写为“二〇〇八年8月8日”)第二章的下一级标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编号:2.1,2.2,……
应避免相邻的两个阿拉伯数字造成歧义的情况,例如:高三3个班或高三三个班(不写为“高33个班”)、高三2班或高三(2)班(不写为“高32班”)
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公告文件或财务文件中可同时采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例如:2008年4月保险账户结算日利率为万分之一点五七五零(0.015750%)
汉字数字年份简写后的数字可以理解为概数时,所以一般不简写。示例:“一九七八年”不写为“七八年”(后者理解为概数的七年或八年)。此条参见下条。
一般来说,格里历的年月日时分秒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所以上一条中的“一九七八年”最好写为1978年。传统历法的年月日则应使用汉字书写,如“贞观十年五月十六日”,不可写为“贞观10年5月16日”。在历史研究中,有时候以格里历年份配传统历法的月日使用,例如“636年五月十六日”,其中,636年是贞观十年对应的格里历年份,五月十六日是当年的传统历法月日。这种混写法要特别注意。
当月日已经具有特指事件时,可以用汉字表示月日,如果涉及1月、11月、12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日的数字隔开,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示例:“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运动。
大写汉字数字(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的适用场合为法律文书和财务票据上的记数。
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用作计量时(即用在基数词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即用在序数词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〇”。示例:“3052(个)”的汉字数字形式为“三千零五十二”(不写为“三千〇五十二(个)”),“公元2012(年)”的汉字数字形式为“二〇一二”(不写为“二零一二”)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同时使用的情形:如果一个数值很大,数值中的“万”、“亿”单位可以采用汉字数字,其余部分采用阿拉伯数字。示例: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0亿0817万5288人,2021年大概有14.666亿人。
中华民国[编辑]
中华民国行政院订有《公文书横式书写数字使用原则》,以规定各公家机关公文书之数字使用[2]。
香港[编辑]
香港支票金额不能写“零角零分”,只能“正”或“整”[3]。
一般数字[编辑]
十以内的数[编辑]
汉字有九个字代表“一”至“九”,另有其他数字代表“十”、“百”、“千”等较大数。
690年,武则天颁布了则天文字,其中一字就是“〇”,当时意同“星”,现在用作数字“零”的同义字[4]。
七世纪的古印度婆罗摩笈多是第一个提出有关0的计算规则的数学家。瞿昙悉达于718年将印度数字〇引入中国,以此来代替算筹[5][6]。
1942年中华民国邮政发行的“念圆”(廿元/2000)邮票。
大写
小写
数值
拼音
注音
备注
零
〇
0
líng
ㄌㄧㄥˊ
在军事、航空无线电通信或铁路上读作“洞”。虽然在古代要表达位数为零时会用“〇”表示,但在中华民国法律条文中,“零”为标准用法[7],而“〇”仅用于编号或是日期。在中国,《咬文嚼字》编辑部曾认为“零”在涉及编号的场合是错误写法[8],但该编辑部的观点不被中国政府和民众所接受。在古代要表达位数为零时则会读做“空”,表达该位数是空白无数字;后来因为较大数值带较小数值如“105”读做“一百零五”,这个零代表零碎的意思,但是读法通顺故将零假借为0的意思。
壹
一
1
yī
ㄧ
在军事、航空无线电通信或铁路读作“幺”(yāo/ㄧㄠ),在中国读出号码时亦读作“幺”。旧时大写也作弌。麻将之壹字牌(壹筒、壹索、壹万)亦称为幺牌。
贰
二
2
èr
ㄦˋ
在军事、航空无线电通信或铁路读作“两”。旧时大写也作弍。用于百、千、万位或之前及量词之前俗写也可以用两或俩。但重量“二两”不作“两两”。
叁
三
3
sān
ㄙㄢ
亦有写作“叄”、“參”,旧时大写也作弎。
肆
四
4
sì
ㄙˋ
旧时大写亦作䦉此字于香港地区的银行较通行。小写古字亖。
伍
五
5
wǔ
ㄨˇ
陆
六
6
liù
ㄌㄧㄡˋ
柒
七
7
qī
ㄑㄧ
在军事、航空无线电通信或铁路读作“拐”。
捌
八
8
bā
ㄅㄚ
玖
九
9
jiǔ
ㄐㄧㄡˇ
在军事、航空无线电通信或铁路读作“勾”。
十的幂[编辑]
主条目:大数系统
大写
小写
数值
拼音
注音
备注
拾
十
10
shí
ㄕˊ
大写也作什表示,但易涂改成“仟”字故不使用。
佰
百
102
bǎi
ㄅㄞˇ
亦有写作“陌”
仟
千
103
qiān
ㄑㄧㄢ
亦有写作“阡”
万
104
wàn
ㄨㄢˋ
原本“萬”字笔画较多,不需另外规定大写写法。中国大陆简化字将俗字“万”扶正,又要求使用规范字(如“二、三、六”大写用“贰、叁、陆”而非“貳、叄、陸”),导致大写数字的场合还需用笔画简单的“万”,违背大写数字防止窜改的用意。实际操作中可能仍有“萬”用于大写的情况,因各办事单位习惯有所差异。
亿
108
yì
一ˋ
亦作万万,如马关条约中“平银贰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在古代也可代表105。详看大数系统。
兆
1012
zhào
ㄓㄠˋ
在古代也可代表106、1016。详看大数系统。
京
1016
jīng
ㄐㄧㄥ
在古代或作经,京也可代表107、1024、1032。详看大数系统。
复合数字[编辑]
拼音
注音
大写
单字
数值
备注
niàn
ㄋㄧㄢˋ
念
廿
20
也作卄。今多以二十表示,但廿仍用在日历中的农历日期,台湾的报纸、公文书也用于标题编号等用途。粤语、吴语和闽语多以“廿”代替“二十”。“念”在二次大战后已不见使用,今多以贰拾表示。
sà
ㄙㄚˋ
叁拾
卅
30
今多以三十表示,但卅仍用在日历中的农历日期,台湾的报纸、公文书也用于标题编号等用途。粤语多以“卅”代替“三十”。
xì
ㄒㄧˋ
肆拾
卌
40
罕以卌表示。通常以四十表示。粤语、闽语口语会以它来表示两字的合音,但粤语白话文鲜少以“卌”代替“四十”(书面易与卅混淆),而在台湾亦不使用。
bì
ㄅㄧˋ
贰佰
皕
200
罕以皕表示,通常以二百表示。用例如清代著名藏书家陆心源的藏书楼“皕宋楼”。
日常使用[编辑]
在非正式场合以“一”为首的十以上的数值可以省略。现代标准汉语只限“十”可以使用,闽南语及粤语“十”、“百”、“千”、“万”都可以使用。如100000,汉语普通话可读作十万,1500,闽南语及粤语可读作千五。
正式公文书、金融机构填单作业时为避免事后窜改而有特殊写法习惯:
数字用作量词使用时,为避免“一”与横线混淆或被篡改,台湾、香港及澳门的商业文件或公文常用“乙”来代替使用,中国大陆则通常用“壹”来预防。例如“教师一员”在公文中会写作“教师乙员”或是“教师壹员”。
金融机构传统手动填单程序书写金额用大写以避免窜改,如“45792元”必须写成“肆萬伍仟柒佰玖拾貳圓整”,如果是用阿拉伯数字,最后必须加一条横线,例如“45792-”。
数字4读音与“死”接近,在华夏是不吉祥的数字,通行这些语言的地方医院和旅馆的楼层编号会跳过四楼,这些“没有四楼”的建筑,第四层会编成五楼,或用“3A、3.5”代表4。
在台湾的民间交易与隐密交易中,有特定“极简化”口语的方式来表达较大金额或议价金额,这种表达方式除了能保隐密之外也能同时照顾交易双方的面子。
客户得知商品报价为23600元(未税),在议价中可能会说“能不能算我二二含税”来表达期望将价格压低到22000元(含税)。
房屋交易时说:“那间房子一坪价钱二十二”实际指220000,以此类推。
在港澳的民间交易与非正式场合,金额位数会有特别用字代替:十位又称“兜”或“条”,百位又称“旧”,千位又称“撇”或“叉”,万位又称“皮”或“个”,百万位又称“球”,二十又称“廿”,二百或二又称“两”。这种表达方式除了能保隐密之外也能同时照顾交易双方的面子。
如澳广视于2019年2月28日报导一宗诈骗案时,标题写为“女事主损失近三球”,当中的“三球”是指三百万。[9]
中文的数字读法以从右往左每4个数字划分一个数量级或称数级,有“个级”、“万级”、“亿级”等等。从左边的数量级依次读出并以该数量级为结尾。
例如:数字 987654321,从右往左每4个数字划分数级为 9,8765,4321。依次分为“亿级是 9”、“万级是 8765” 和 “个级是 4321”。然后从左至右按每个数级的4个数字读出并以该数级结尾,最后的“个级”除外,这个数字读作“九亿八千七百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一”。
每个数级最左面的“0”要写或读出来,但连续的0只要写或读一个便可,如10002应写成“一万零二”。
每个数级末尾的“0”都不读,如205000应读作“二十万五千”。[10]
台湾小学四上数学课本有一单元是大数字的读法,如5920001245读作“五十九亿两千万一千两百四十五”。
中国大陆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的“亿以上数的认识”章节[11],则教学大数字的读法,可读任何小于1012的整数,如10040002000读作“一百亿四千万二千”。
若一组万进位数皆为零时,则需补零,如200005000读作“二亿零五千”
在非正式场合若末位前不是“零”字,则末位之单位可省略,如12000可读作“一万二”,而正式书写仍必须是“一万二千”。
汉语最大数是“载”,但传入中国的佛经用汉字音译印度用的更大数,见下面。
在马新一带,为了方便与英语及马来语翻译,一般情况下单位“万”将会拆分成“十千”,如30000读作“三十千”可以对应英语"thirty thousand"或简写“30k”(此处“k”代表英语前缀"kilo-",等同于汉语的千)。
大数系统[编辑]
古代汉语[编辑]
唐五代时期的敦煌算经残卷(P.3349),为万进法(“凡数不过十名不过万,故至万万即改”)
《五经算术》大数系统段
《数术记遗》大数系统段
按《孙子算经》、《五经算术》、《数术记遗》,比万大的数字,中国传统使用“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十字来分等。但此十字只是表示数之间大略的比较关系,并未精确指出数量级。从古至今,这十等共有四组系统:上数、中数、下数、万进。
《五经算术》:上数、中数、下数
按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谓“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也。三等者,谓“上、中、下”也。其下数者,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数者,万万变之。若言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也。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也。
《孙子算经》:中数
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垓,万万垓曰秭,万万秭曰壤,万万壤曰沟,万万沟曰涧,万万涧曰正,万万正曰载。
《御制数理精蕴》:万进
凡度量衡,自单位以上则曰: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秪、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数。
自亿以上,有以十进者,如十万曰亿,十亿曰兆之类;有以万进者,如万万曰亿,万亿曰兆之类;有以自乘之数进者,如万万曰亿,亿亿曰兆之类。今立法从中数。
敦煌发现的唐五代时期算经残卷(P.3349)采用万进法,“凡数不过十名不过万,故至万万即改”,如“万万该(垓)曰梓(秭)”、“万万梓曰譲(穰)”等等。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引《风俗通》曰:“十十谓之百,十百谓之千,十千谓之万,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十垓谓之补,十补谓之选,十选谓之载,十载谓之极。”《中国算学史》:“敦煌石室算经一卷并序内‘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等而上之,曰垓……曰极,并称为孙子数。”但实际上,《孙子算经》卷上至“载”为止,没有“极”,且递进的等差也不同。
系统
亿yì一ˋ
兆zhàoㄓㄠˋ
京jīngㄐㄧㄥ
垓gāiㄍㄞ
秭zǐㄗˇ
穰rǎngㄖㄤˇ
沟gōuㄍㄡ
涧jiànㄐㄧㄢˋ
正zhēngㄓㄥˋ
载zàiㄗㄞˇ
说明
下数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十十变之,后者为前者十(101)倍。
万进
108
1012
1016
1020
1024
1028
1032
1036
1040
1044
后者为前者万(104)倍。
中数
108
1016
1024
1032
1040
1048
1056
1064
1072
1080
万万变之,后者为前者万万(108)倍。
上数
108
1016
1032
1064
10128
10256
10512
101024
102048
104096
数穷则变:不能数了才变,后者为前者之平方。
现代常用计数进位法系统(主要逻辑仍沿用万进制,上数、中数、下数则罕用)[编辑]
中国大陆只继承了古代“万进数”中的“万”、“亿”,而将1012称为“万亿”[12],依此类推,1016应为“亿亿”,1020应为“万亿亿”。在出版物中,为了易于辨识,通常用阿拉伯数字和“十”、“百”、“千”、“万”、“亿”组合来表述大数,例如“GDP超过100万亿元”、“耗资4.6千万元”、“出货量高达2.3亿部”、“60万亿亿吨的地球”[13]。
在台湾(中华民国),为了避免像“万亿亿亿”这类的大数字的表示文字过多,保持古代的单字表示法,则完全沿用万进制系统,“万”、“亿”以上,则用“兆”表示1012。这里“兆”代表的值跟从古代汉语中的“万进数”系统,兆以上曰京,京以上曰垓,以此依上表格“万进”类推,另加入“极”表示10⁴⁸。
兆字代表的值[编辑]
维基文库中与此条目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中国使用的国际单位制词头,代表106的词头mega(M)对应成“兆”[14][15]。《新华字典》中,“兆”的定义是“①百万(下数);②古代指万亿”。[16],这里的“兆”不是万进制的兆,而是“下数”的兆。但在日常表示数字时通常不使用“兆”而使用“百万”,“兆”通常只和国际单位词头混用(兆赫、兆欧等),也有一些国际单位不使用“兆”称呼(如百万像素不称为“兆像素”)。虽然中国官方表示1012的数多数情况下为避免与代表106的词头mega(M)“兆”混淆,通常使用“万亿”来表示(新闻联播、GDP数值等),但也有例外,日本动画《工作细胞》引进国家级电视台CCTV6放送时,第一集开头普通话配音仍然使用“37兆2千亿个各种各样的细胞”而不是“37万2千亿颗各种各样的细胞”[17]。
台湾使用的度量衡单位中,表示1012的字头tera为“兆”;表示106的字头mega为“百万”,如MHz称为“百万赫”[18][19][20]。有些人会把mega念成“ㄇㄝ”或“ㄇㄞ”,主要是简化两音节变成一音节。[来源请求]
简言之,“兆”在中国通常代表国际数级的词头mega(M)为106,但多数情况下仅作为国际单位词头使用,中国民间亦有延续使用万进法把“兆”作为1012;在台湾是1012,可以当作单位字头。
极以上的大数[编辑]
汉语原没有大于载、极(1048)的数词。印度佛教有一些表示大数的词,这些数词随佛教的传播而被译为汉语,但在佛教外少用。“极”以上有恒河沙(1052)、阿僧祇(1056)、那由他(1060)、不可思议(1064)、无量大数(1068)、大数(1072)。
佛经中的大数[编辑]
下列是佛经数字在唐译《华严经》内的用法:
名称
n
{\displaystyle n}
数(
10
7
×
2
n
{\displaystyle {\begin{smallmatrix}10^{7\times 2^{n}}\end{smallmatrix}}}
)
俱胝
0
107
阿庾多
1
1014
那由他
2
1028
频波罗
3
1056
矜羯罗
4
10112
阿伽罗
5
10224
最胜
6
10448
摩婆罗
7
10896
阿婆罗
8
101792
多婆罗
9
103584
界分
10
107168
普摩
11
1014336
祢摩
12
1028672
阿婆钤
13
1057344
弥伽婆
14
10114688
毘攞伽
15
10229376
毘伽婆
16
10458752
僧羯逻摩
17
10917504
毘萨罗
18
101835008
毘赡婆
19
103670016
毘盛伽
20
107340032
毘素陀
21
1014680064
毘婆诃
22
1029360128
毘薄底
23
1058720256
毘佉担
24
10117440512
称量
25
10234881024
一持
26
10469762048
异路
27
10939524096
颠倒
28
101879048192
三末耶
29
103758096384
毘睹罗
30
107516192768
奚婆罗
31
1015032385536
伺察
32
1030064771072
周广
33
1060129542144
高出
34
10120259084288
最妙
35
10240518168576
泥罗婆
36
10481036337152
诃理婆
37
10962072674304
一动
38
101924145348608
诃理蒲
39
103848290697216
诃理三
40
107696581394432
奚鲁伽
41
1015393162788864
达攞步陀
42
1030786325577728
诃鲁那
43
1061572651155456
摩鲁陀
44
10123145302310912
忏慕陀
45
10246290604621824
瑿攞陀
46
10492581209243648
摩鲁摩
47
10985162418487296
调伏
48
101970324836974592
离㤭慢
49
103940649673949184
不动
50
107881299347898368
极量
51
1015762598695796736
阿么怛罗
52
1031525197391593472
勃么怛罗
53
1063050394783186944
伽么怛罗
54
10126100789566373888
那么怛罗
55
10252201579132747776
奚么怛罗
56
10504403158265495552
鞞么怛罗
57
101008806316530991104
钵罗么怛罗
58
102017612633061982208
尸婆么怛罗
59
104035225266123964416
翳罗
60
108070450532247928832
薜罗
61
1016140901064495857664
谛罗
62
1032281802128991715328
偈罗
63
1064563604257983430656
窣步罗
64
10129127208515966861312
泥罗
65
10258254417031933722624
计罗
66
10516508834063867445248
细罗
67
101033017668127734890496
睥罗
68
102066035336255469780992
谜罗
69
104132070672510939561984
娑攞荼
70
108264141345021879123968
谜鲁陀
71
1016528282690043758247936
契鲁陀
72
1033056565380087516495872
摩睹罗
73
1066113130760175032991744
娑母罗
74
10132226261520350065983488
阿野娑
75
10264452523040700131966976
伽么罗
76
10528905046081400263933952
摩伽婆
77
101057810092162800527867904
阿怛罗
78
102115620184325601055735808
醯鲁耶
79
104231240368651202111471616
薜鲁婆
80
108462480737302404222943232
羯罗婆
81
1016924961474604808445886464
诃婆婆
82
1033849922949209616891772928
毘婆罗
83
1067699845898419233783545856
那婆罗
84
10135399691796838467567091712
摩攞罗
85
10270799383593676935134183424
娑婆罗
86
10541598767187353870268366848
迷攞普
87
101083197534374707740536733696
者么罗
88
102166395068749415481073467392
驮么罗
89
104332790137498830962146934784
钵攞么陀
90
108665580274997661924293869568
毘伽摩
91
1017331160549995323848587739136
乌波跋多
92
1034662321099990647697175478272
演说
93
1069324642199981295394350956544
无尽
94
10138649284399962590788701913088
出生
95
10277298568799925181577403826176
无我
96
10554597137599850363154807652352
阿畔多
97
101109194275199700726309615304704
青莲华
98
102218388550399401452619230609408
钵头摩
99
104436777100798802905238461218816
僧祇
100
108873554201597605810476922437632
趣
101
1017747108403195211620953844875264
至
102
1035494216806390423241907689750528
阿僧祇
103
1070988433612780846483815379501056
阿僧祇转
104
10141976867225561692967630759002112
无量
105
10283953734451123385935261518004224
无量转
106
10567907468902246771870523036008448
无边
107
101135814937804493543741046072016896
无边转
108
102271629875608987087482092144033792
无等
109
104543259751217974174964184288067584
无等转
110
109086519502435948349928368576135168
不可数
111
1018173039004871896699856737152270336
不可数转
112
1036346078009743793399713474304540672
不可称
113
1072692156019487586799426948609081344
不可称转
114
10145384312038975173598853897218162688
不可思
115
10290768624077950347197707794436325376
不可思转
116
10581537248155900694395415588872650752
不可量
117
101163074496311801388790831177745301504
不可量转
118
102326148992623602777581662355490603008
不可说
119
104652297985247205555163324710981206016
不可说转
120
109304595970494411110326649421962412032
不可说不可说
121
1018609191940988822220653298843924824064
不可说不可说转
122
1037218383881977644441306597687849648128
汉语小数单位[编辑]
现时小数用法[编辑]
现时有用到的小数词头为分(十分之一)、厘(百分之一)、毫(千分之一)、微(百万分之一),其余罕用,如“微米”为一百万分之一“米”。毫、微中间原有“丝”(万分之一)、“忽”(十万分之一),现时罕用。
小数读法为“整数部分(零要读出)+点+各小数位的数依次读出”,不加词头,中间有几个零就读几个零,不可省略。如:3.1415读作“三点一四一五”,0.618读作“零点六一八”,0.0002读作“零点零零零二”。
古代小数词头[编辑]
在小数点记法未随阿拉伯数字从西方引入中国前,汉语小数用下表的小数单位读出,如有整数部分,在整数和小数间加“又”或“个”字,如0.153是“一分五釐三毫”,0.03071是“三釐七丝一忽”,4.26是“四又二分六釐”或“四个二分六釐”,10.049是“十又四釐九毫”或“十个四釐九毫”,2.0409是“二又四釐九丝”或“二个四釐九丝”。以上的“釐”“毫”也可以写作“厘”“毛”。现在除了利率仍用“分”“厘”称呼外,这种传统读法已被小数点的读法取代。
小数点以下为“十退位”,名称依次为分、釐、毫、秒或丝、忽、微、纤、沙、尘、埃、渺、漠。[21]其中,《孙子算经》记载的最小词头是“忽”,《察微算经》记载的最小词头是“纤”。
文字
数值
拼音
注音
备注
分
10-1
fēn
ㄈㄣ
也是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
厘
10-2
lí
ㄌ一ˊ
也作釐;也是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
毫
10-3
háo
ㄏㄠˊ
也作毛;也是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
秒[22]
10-4
miǎo
ㄇ一ㄠˇ
古代汉字数字。
丝
sī
ㄙ
忽
10-5
hū
ㄏㄨ
古代汉字数字。
微
10-6
wēi
ㄨㄟˊ
也是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
纤
10-7
xiān
ㄒㄧㄢ
古代汉字数字。
沙
10-8
shā
ㄕㄚ
古代汉字数字。
尘
10-9
chén
ㄔㄣˊ
古代汉字数字;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是纳。
埃
10-10
āi
ㄞ
古代汉字数字,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埃格斯特朗:1 Å=10-10m,碰巧与汉语“埃”相同。
渺
10-11
miǎo
ㄇㄧㄠˇ
古代汉字数字。
漠
10-12
mò
ㄇㄛˋ
古代汉字数字;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是皮。
佛经小数词头[编辑]
以上词头之下还有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净、阿赖耶、阿摩罗、涅槃寂静,这些本为时间单位,不是小数词头,但某些书籍将其混入词头中。这些词中,部分词汇(须臾、瞬息、弹指)是汉语本有的,但只表示时间短,并无具体数值,部分词汇(刹那、阿赖耶、阿摩罗、涅槃寂静)来自佛经音译的印度词汇,来自汉语的那些词汇在佛经中被用于意译印度特有的时间单位,从而有了具体大小。
拼音
注音
文字
数值
备注
móhú
ㄇㄛˊㄏㄨˊ
模糊
10-13
古代汉语词汇,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
qūnxún
ㄑㄩㄣㄒㄩㄣˊ
逡巡
10-14
古代汉语词汇,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
xūyú
ㄒㄩㄩˊ
须臾
10-15
古代汉语词汇,佛经中意译为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飞才是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
shùnxī
ㄕㄨㄣˋㄒㄧ
瞬息
10-16
古代汉语词汇,佛经中意译为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
tánzhǐ
ㄊㄢˊㄓˇ
弹指
10-17
佛经中意译的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
chànà
ㄔㄚˋㄋㄨㄛˊ
刹那
10-18
佛经中音译的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阿才是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
lìudé
ㄌㄧㄡˋㄉㄜˊ
六德
10-19
古代汉语词汇,佛经中意译为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
xūkōng
ㄒㄩㄎㄨㄥ
虚空
10-20
古代汉语词汇,佛经中意译为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
qīngjìng
ㄑㄧㄥㄐㄧㄥˋ
清静
10-21
古代汉语词汇,佛经中意译为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仄才是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
ālàiyē
ㄚㄌㄞˋㄧㄝ
阿赖耶
10-22
佛经中音译的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
āmóluó
ㄚㄇㄛˊㄌㄨㄛˊ
阿摩罗
10-23
佛经中音译的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
nièpánjíjìng
ㄋㄧㄝˋㄆㄢˊㄐㄧˊㄐㄧㄥˋ
涅槃寂静
10-24
佛经中音译的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幺才是对应的国际单位制词头。
国际单位制词头[编辑]
国际单位制词头
中国大陆名称
台湾名称
英语名称
符号
1000m
10n
十进制
启用时间[n 1]
昆(昆它)
昆
quetta
Q
100010
1030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022
容(容那)
罗
ronna
R
10009
1027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022
尧(尧它)
佑
yotta
Y
10008
1024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991
泽(泽它)
皆
zetta
Z
10007
1021
1000000000000000000000
1991
艾(艾可萨)
艾
exa
E
10006
1018
1000000000000000000
1975
拍(拍它)
拍
peta
P
10005
1015
1000000000000000
1975
太(太拉)
兆
tera
T
10004
1012
1000000000000
1960
吉(吉咖)
吉
giga
G
10003
109
1000000000
1960
兆
百万
mega
M
10002
106
1000000
1873
千
千
kilo
k
10001
103
1000
1795
百
百
hecto
h
10002/3
102
100
1795
十
十
deca
da
10001/3
101
10
1795
10000
100
1
分
分
deci
d
1000−1/3
10-1
0.1
1795
厘
厘
centi
c
1000−2/3
10-2
0.01
1795
毫
毫
milli
m
1000-1
10-3
0.001
1795
微
微
micro
µ
1000-2
10-6
0.000001
1873
纳(纳诺)
奈
nano
n
1000-3
10-9
0.000000001
1960
皮(皮可)
皮
pico
p
1000-4
10-12
0.000000000001
1960
飞(飞母托)
飞
femto
f
1000-5
10-15
0.000000000000001
1964
阿(阿托)
阿
atto
a
1000-6
10-18
0.000000000000000001
1964
仄(仄普托)
介
zepto
z
1000-7
10-21
0.000000000000000000001
1991
幺(幺科托)
攸
yocto
y
1000-8
10-24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1991
柔(柔托)
绒
ronto
r
1000-9
10-27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2022
亏(亏科托)
匮
quecto
q
1000-10
10-3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2022
^ 1795年引进的国际单位制包含6个词头。1873年随厘米-克-秒制引进mega和micro。其余的时间以国际度量衡大会的决议为准。
分数[编辑]
十进制在中国发展了很长时间,甚少分数字词,其中只有“半”作为单字词,于古代中国应用如下:[23][24]。
数
数词
1
2
{\displaystyle {\frac {1}{2}}}
半、仲半、中半
1
3
{\displaystyle {\frac {1}{3}}}
少半、小半
2
3
{\displaystyle {\frac {2}{3}}}
太半、大半
1
4
{\displaystyle {\frac {1}{4}}}
弱半
3
4
{\displaystyle {\frac {3}{4}}}
强半
中国数字分数系统中,称呼分数时先称呼分母后称呼分子,算筹运算或编写数码则分子在上分母在下。[25]
上古华夏时期民众读分母与分子并无字元区分,例:“其亡者三二”译成现代汉语可为“有(全体)之
2
3
{\textstyle {\frac {2}{3}}}
人死亡”;
后来分母与分子间加插“分”或“分之”区分,成为今日称呼分数之格式,例如
3
4
{\textstyle {\frac {3}{4}}}
读作“四分三”或“四分之三”,
3
4
{\textstyle {\frac {3}{4}}}
寸读作“四分三寸”或“四分之三寸”;
读带分数时则先读出溢一之整数部分,再读未满一之分数部分,中间加插“又”字连系整数与分数部分,例如
−
6
3
4
{\displaystyle -6{\tfrac {3}{4}}}
读作“负六又四分三”。
亦有成语“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字面上为“人生中遇上之各事,有高达约八成(
8
10
{\displaystyle {\frac {8}{10}}}
)甚至九成(
9
10
{\displaystyle {\frac {9}{10}}}
)属不如己意之事”,从哲学语境上则为表达“人生中遇上之各事纵有众多不如意,亦应豁然乐观面对”而非谨此理论“不如意事”于人生之概率必定为大约/高达/等于/超逾
8
10
{\displaystyle {\frac {8}{10}}}
甚至
9
10
{\displaystyle {\frac {9}{10}}}
。
时间单位[编辑]
旬:指10日或10年之周期。
纪:有多种含义:可指12年,1520年,1500年,25个月,300天。见《汉语大字典》“纪”字释义。
世:指30年。
世纪:指100年。
其他数字、量词[编辑]
么(yāo/ㄧㄠ):“幺”的另一种写法,即数字一,如“八三么”(即八三一)、“断么九”(即断一九)。
单:一个,如“单耳”、“单人床”、“男子单打”、“单枪投影机”。
只:一个,如“只身”。本字形为“从隹从又”,手捉一鸟为只,手捉二鸟为雙。
独:一个,如“独角兽”、“独角戏”、“独眼龙”。
蜀:一也。扬雄《方言·第十二》:“一,蜀也。南楚谓之独。”福州方言(马祖闽东语)、潮州方言以“蜀”为一。
两:即数字二,如“两本书”、“两个月”。数字“二”搭配“百、千、万、亿、兆”时多读为“两”。
双、对:二个,如“双人”、“双眼”、“对笔”、“对戒”。同时“双、对”也作为单位词,表示数词的两倍,例如“一双飞燕”表示有两只燕子在飞。“双”通常为非成双无法做为本来用途者,如“一双鞋”、“一双手”;“对”为“双数组合”的人或物,而组成的二人或二物系可各自独立存在或使用者,如“一对夫妻”、“一对兄弟”、“一对杯子”;但二者仍有混用情形。
仨:三个,如“仨人”、“兄弟仨”、“爷孙仨”。系北方方言。
手:指数词的6倍。
打:源自英语dozen,指数词的12倍,例如“一打啤酒”表示有12支啤酒。
对汉字文化圈的影响[编辑]
种类
数值
大写
小写
汉语
朝鲜语
越南语
日语
中古音[a][26]
官话
上海话
粤语
闽南语
汉字词
固有词
汉字词(汉越词)
固有词(纯越词)
汉字词(音读)
固有词(训读)
文读音
白读音
汉音
吴音
数字
0
零
〇
leŋ
líng/ㄌㄧㄥˊ
lin
lɪŋ4
lêng
【无】
영(yeong)、령(ryeong)[b]
【无】
linh
れい(rei)
りょう(ryō)
【无】
空
kʰuwŋ去
khòng
공(gong)
không
1
壹
一
ʔjit
yī/ㄧ
yih
jɐt1
it
【无】[c]
일(il)
하나(hana)
nhất
một/𠬠
いつ(itsu)
いち(ichi)
ひと(hito)
2
贰
二
nyij去
èr/ㄦˋ
nyi
ji6
jī、lī
【无】[d]
이(i)
둘(dul)
nhị
hai/𠄩
じ(ji)
に(ni)
ふた(futa)
3
叁
三
sam
sān/ㄙㄢ
sae
saːm1
sam
saⁿ
삼(sam)
셋(set)
tam
ba/𠀧
さん(san)
み(mi)
4
肆
四
sij去
sì/ㄙˋ
sy
sei3
sù
sì
사(sa)
넷(net)
tứ
bốn/𦊚
し(shi)
よ(yo) ‧ よん(yon)
5
伍
五
ŋu上
wǔ/ㄨˇ
ng
ŋ5
ngó͘
gō͘
오(o)
다섯(daseot)
ngũ
năm/𠄼
ご(go)
いつ(itsu) ‧ い(i)
6
陆
六
ljuwk
liù/ㄌㄧㄡˋ
loh
lʊk6
lio̍k
la̍k
육(yuk)、륙(ryuk)[e]
여섯(yeoseot)
lục
sáu/𦒹
ろく(roku)
ろく(roku)
む(mu)
7
柒
七
tsʰit
qī/ㄑㄧ
chih
tʃɐt1
chhit
칠(chil)
일곱(ilgop)
thất
bảy/𦉱
しつ(shitsu)
しち(shichi)
なな(nana)
8
捌
八
pɛt
bā/ㄅㄚ
pah
paːt3
pat
peh、poeh
팔(pal)
여덟(yeodeol)
bát
tám/𠔭
はつ(hatsu)
はち(hachi)
や(ya)
9
玖
九
kjuw上
jiǔ/ㄐㄧㄡˇ
jieu
kɐu2
kiú
káu
구(gu)
아홉(ahop)
cửu
chín/𠃩
きゅう(kyū)、きう(kiu)
く(ku)
ここの(kokono)
位
10
拾
十
dzyip
shí/ㄕˊ
zeh
sɐp6
si̍p
cha̍p
십(sip)
열(yeol)
thập
mười/𨒒
しゅう(shyū)、しふ(shipu)
じゅう(jyū)、じふ(jipu)
とお (too)、とを(towo)、そ(so)
100
佰
百
pæk
bǎi/ㄅㄞˇ
pah
paːk3
pek
pah
백(baek)
온(on)
bách
trăm/𤾓
はく(haku)
ひゃく(hyaku)
もも(momo)、お(o)、ほ(ho)
1000
仟
千
tsʰen
qiān/ㄑㄧㄢ
chie
tʃin1
chhian
chheng
천(cheon)
즈믄(jeumeun)
thiên
nghìn(ngàn)/𠦳
せん(sen)
ち(chi)
10000
萬
万
mjon去
wàn/ㄨㄢˋ
vae
maːn6
bān
만(man)
드먼(deumeon)
vạn
mười nghìn(ngàn)/𨒒𠦳
ばん(ban)
まん(man)
よろず(yorozu)、よろづ(yorodu)
复合
20
念
廿
nyip
niàn/ㄋㄧㄢˋ
nyie
jaː6/jɛ6
-
jia̍p、lia̍p
입(ip)
스물(seumul)
niệm
-
じゅう(jyū)、じふ(jipu)
にゅう(nyū)、にふ(nipu)
はた(hata)
30
-
卅
sop
sà/ㄙㄚˋ
saː1
-
sa̍p
삽(sap)
서른(seoreun)
tạp
-
そう(sō)、さふ(sapu)
そう(sō)、そふ(sopu)
みそ(miso)
40
-
卌
sip
xì/ㄒㄧˋ
sɛ3
-
siap
십(sip)
마흔(maheun)
tấp
-
しゅう(shyū)、しふ(shipu)
よそ(yoso)
参见[编辑]
十进制
国际单位制词头
苏州码子
韵目代日
千字文
注释[编辑]
^ 【白一平拟音】
^ “령(ryeong)”为北朝鲜读法。
^ 常用“蜀/chi̍t”来训读“1”
^ 常用“兩/nn̄g”来表记“2”
^ “륙(ryuk)”为北朝鲜读法。
脚注[编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 《公文書橫式書寫數字使用原則》. 2004-09-17 [2022-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1).
^ 【支票寫法】中文英文大寫金額轉換器2024. hk3tools.com. [202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7).
^ 小写〇(IDEOGRAPHIC NUMBER ZERO)的编码是U+3007,勿与圈号(CIRCLE)混淆。
^ Qian, Baocong. 中國數學史.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4.
^ Wáng, Qīngxiáng. Sangi o koeta otoko(The man who exceeded counting rods). 东京: 东洋书店. 1999. ISBN 4-88595-226-3.
^ 中华民国立法院. 法律統一用語表 1987年8月1日修订. 台北市.
^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盘点. 东方网. 2012-12-27 [201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7) (中文(中国大陆)).
^ 又一單網絡情緣騙案 女事主損失近「三球」. 澳广视. 2019-02-28.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西南大学出版社. 2024: 4. ISBN 978-7-5621-6876-8 (中文(简体)).
^ 亿以上数的认识. 数学 四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1 [201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4) (中文(简体)).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表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104称为万,108称为亿,1012称为万亿
^ 60万亿亿吨的地球,是如何46亿年来始终悬浮于太空之中的?. 网易公开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一九八一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十八号(总号:36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575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试行)》表6 用SI辅助单位表示的SI导出单位示例,1981年7月14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表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1984年2月27日
^ 兆字的解释---在线新华字典. [201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7).
^ bilibili上的【放送文化】2021年2月13日CCTV-6工作细胞开始前视频 4:23处
^ 《法定度量衡单位及其使用之倍数、分数之名称、定义及代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3年6月13日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修正「法定度量衡單位及其所用之倍數、分數之名稱、定義及代號」.
^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百萬. [2022-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30).
^ 《御制数理精蕴》下编卷一:“度法丈以下曰尺寸分釐豪丝忽微纤沙尘埃渺漠漠以下皆以十析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徳虚空清净”
^ 《隋书·律历志》: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 算数书: 少半乘少半,九分一也;半步乘半步,四分一;半步乘少半步,六分一也;少半乘大半,九分二也
^ 九章算术: 又有积一百九十三万七千五百四十一尺、二十七分尺之一十七。问为立方几何? 答曰:一百二十四尺、太半尺。
^ 《中国古代数学:分数与小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文化研究院著.2002年
^ Baxter, William H.,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Common Chinese Characters, 2000 [2008-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1)
查论编中文数字单位大数一、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𥝱)、穰、沟、涧、正、载(传统算书中的最大数)、极(某些非算学典籍记载的最大数)
(佛教使用的印度传入数字: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小数分、厘、毫、丝、忽、微、纤、沙、尘、埃、渺、漠
(佛经中出现的词,本为时间单位,部分人将其作为小数词头,均为意译或音译: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六德、虚空、清净)